时间:2020-05-28 来源:国能日新
中长期电力交易是目前电力市场的主要交易方式,2019年1-12月,全国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合计为21771.4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30.1%,且占比在逐年增加。随着电力市场改革不断深化以及新能源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交易中来,特别是高比率的风、光电站,电站的发电量评估数值可直接作为参考值,为新能源电站中长期电力交易申报把脉。因此,发电量预测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重要性凸显出来,而精准的发电量预测可为参与电力交易的新能源发电集团、新能源电站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发电量预测的价值应用
发电量之中长期电力交易应用
在中长期电力交易中,新能源发电企业需要人为的根据历史数据统计未来一年或未来若干个月的发电量,利用历史数据估算的发电量进行电量分配,来参与中长期电力交易合约签订,但由于是根据历史发电量数据进行的人为统计,准确性波动较大,造成实际发电量的大幅度富裕或实际发电量不足,进而导致偏差考核,造成收益损失。因此,需要科学、精准的发电量预测来助力中长期电力交易的申报。
发电量之电站、电网运行管理应用
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全国各省电网调度会针对申报计划发电量进行考核,目前,四川省电网调度要求月累计计划电量与月累计上网电量偏差不超过2%,即要求月偏差电量控制在2%以内,超过2%的超发电量、少发电量均要进行偏差考核。同时,四川省电网调度根据功率预测短期曲线计算的发电量与场站自行申报的发电量做对比,偏差在10%以内才可达标。这就要求在调度考核下,场站计算的计划发电量要保证精准才能避免考核。
除了电网要求以外,电站通过合理准确的发电量预测可以制定行之有效的日、月、年的发电管理计划,保障电站高效精准运营。
国能日新中长期发电量预测技术创新
传统的中长期月、多月、年度的发电量预测往往是根据历史发电量情况进行折算,没有考虑到设备衰减、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弃风、弃电率整体降低等诸多因素,因此预测结果的精准性飘忽不定。
更科学、精准的中长期发电量预测
目前,发电量预测的方法更加科学,预测技术更加可靠。一般以国内外多个主流气象机构高精度数值气象预报产品为基础,结合中长期气候特性,搭建完备的气象数据库系统,并结合实测气象数据、实发功率、多个电站历史多年的发电数据,综合目前电站运行信息数据,摸透每个电站独有的发电量脉象,建立预测模型,计算出未来日、月、年的发电量预测结果。
国能日新的中长期发电量预测解决方案解决了传统的单一预测模式,有效结合了电站历史发电数据、历史气象数据、未来气象预报数据、功率数据等,利用大数据分析能力,建立精准的预测模型,预测的基础数据更加多元化、更可靠,能够让发电量预测的更精准。
方案基于优质的气象来源、可靠的天气预报技术、高精度的气象预测以及在新能源行业的大数据积累,能更好地辅助新能源参与电力交易市场。对集团公司来说,能够为集团在电力市场中制定合理的交易策略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对电站来说,方案能够满足部分省份调度考核要求,也可对电站机组发电系统进行管理、安全分析,制定短期运维检修计划;对电网来说,方案能够指导电网制定经济运行计划,安排电网线路检修计划和短期维护等。
精准发电量预测带来的红利
红利之一:交易中获得有利地位
精准的日、月、年发电量预测结果首先能带来的福利之一便是集团、分公司、电站乃至个人都能对自己管辖内的风电、光伏发电能力了如指掌,能准确的了解到未来1天、7天、44天、1个月、12个月、乃至1年多年的发电量数据,在申报中长期电力交易中合理分配电量,可在商务谈判中占有有利地位,最终得到满意的电价。
红利之二:提高收益
在新能源即将进入平价时代,精准的发电量预测数据,能使我们在进行中长期电力交易报价时,进行出力预测,形成多种报价-报量策略,建立最优的电量-电价模型,提升电价,最终带来可观的收益。
红利之三:减少考核
精准的发电量预测数据能够帮助用户减少考核。首先,满足了某些省份电网调度的偏差考核要求,为电站免去上万的考核费用,相应地带来上万元的收入。其次,减少了电力市场主体在参与电力交易过程中的偏差电量考核。
电力交易的基础在于发电量,只有精准的发电量预测才能更好地辅助新能源电站参与电力交易市场。而且,国家正在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和竞争性环节电价,提高电力交易市场化程度,未来随着电力交易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把脉中长期发电量预测,将成为电力交易的神助攻。